句法语义研究室简介

句法语义研究室是语言所最早组建的研究组室之一。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于1950年筹备之初即设“现代汉语组”。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语言研究所设立“现代汉语研究室”,2001年启用现名。...

浏览详细

今日推荐·学者

了解更多

今日推荐·学术

了解更多

研究室动态

标题:从“直指符说”看武冈话的“噶、咧1、咧2”
作者:刘探宙
出版物:《中国语言学报》(商务印书馆,2024年10月)
 
摘要:学界对“了”的研究分为两种思路:一是在时体框架下着力区分功能不同的“了”;二是遵循简雅原则将“了”统一,如“直指符说”。本文是从直指符的视角看待武冈话中“了”类成分“噶、咧1、咧2”,认为它们“异而同”,“同”在于它们都是提高指别度的直指符,“异”在于“噶”直指行为,“咧1”直指情况,“咧2”直指话语,“咧2”包含“咧1”“噶”。认识到“同”,更接近汉语的本质。
关键词:武冈话 噶 咧1/2 直指符 了
......



标题:“假装”类动词宾语的类型及其真值判定理据
作者:张帆
出版物:《中国语言学报》(第二十二期),商务印书馆,2024。
摘要: “假装”类动词后接的宾语成分有多种类型。本文将“假装”类动词的宾语分为“小句宾语”和“短语宾语”两类,并系统论述了小句宾语和短语宾语在句法性质、语义性质以及真值表现方面的区别,以“假装”类动词为参照,建立起一个宾语分类体系的雏形。最后,本文指出判定“假装”宾语的真值没有客观的标准,还原了我们判定假装宾语真值的完整主观过程,并讨论了该过程在哪些方面受到了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知识的影响。
关键词:小句宾语;短语宾语;语义指向;叙实性;世界经验
......



标题:汉语的增宾表达与连动结构
作者:项开喜
出版物:《语法研究与探索》(第二十二辑),商务印书馆,2024,119-133页。
摘要: 在单个语言内部,某个具体语法范畴的表达或某个语法形式的形成和演变:1)既要受到语义-功能因素的促动;2)又要受到语言共性的制约;3)还要受到该语言语法系统和现有的语法手段的限制。汉语没有典型的形态化的增宾结构,时常也会通过特定的语法形式、语法手段来增引、提升外围成分,实现“增宾”的功能。在汉语的语法系统当中,存在这些相关的语法形式:连动式、动补式、动介复合式、动宾复合式、状中式、双宾式、定中式等,它们都能成为汉语增宾表达的基本形式或潜在手段。
关键词:汉语;增宾表达;连动结构;类型学
......



标题:安徽枞阳方言情态性结构式“没有+V+头”
作者:项开喜
出版物:《方言》2024年第4期,445-451页。
摘要:“头”作为后缀,可以加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抽象名词“V头”,表示物体所具有的物性特征和功用价值。在安徽枞阳方言中,“没有+V+头”主要表示事件行为的价值以及言者的行为意志和行为主张。文章分析枞阳方言结构式“没有+V+头”的情态化功能及其相关的句法语义特征。
关键词: 安徽枞阳方言;江淮官话;结构式“没有+V+头”;物性价值 ;行为价值、情态化
 
......



标题:从自问自答到“话题—说明”:基于独白讲述的考察 
作者:方迪
出版物:《语法研究和探索》(二十二)(商务印书馆,2024年11月)
 
摘要:汉语中从一问一答、自问自答,到“话题—说明”关系的主谓句,这一观点早已为人熟知并多加阐释。然而不同类别的问答具体如何推进话题,实现为“话题—说明”流水句,目前还很少有专门探究。本文从独白讲述材料中讲者有意营造的虚拟问答出发,考察问句在话题构建中的作用,并探讨其理论内涵。基于对虚拟对话中问句形式和功能类型的区分,文章指出问句在“话题—说明”构建中的作用包括确立话题、凸显说明、限定说明等,并将问答构成话题-说明流水句的模式归纳为问答协同型、问导引型与答确......



标题:互动视角的指称研究 
作者:方迪
出版物:《互动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12月)
 
摘要:指称(referentiality)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简述指称问题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互动视角(采用会话分析和互动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指称研究的相关成果。我们首先指出,互动视角将指称的构建视为一个多种资源协同参与的交互过程。接下来对指称惯例所涉及的交际原则与选择偏好、标记性等要素进行了阐述,归纳出互动中塑造指称形式选择的诸多因素,如会话结构与参与框架、成员归类、认识状态、示主性等,并结合实例简要讨论,由此探讨互动视角的行为分析框架对理解指称本质的启示。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