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讨论会

首页 > 学术会议 > 语法讨论会 >

第二十一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


       第二十一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暨纪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视频讨论会于2020年12月5日至6日在北京大学以在线视频方式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室、《中国语文》编辑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商务印书馆协办。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以及韩国、日本的100多位学者围绕“朱德熙语法学思想研究”“构式的形式及其语义解读”和“信息结构与句法结构”等专题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张伯江教授致开幕辞,他回顾了朱德熙先生数次参加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的情形,重温了朱先生的几点苦心嘱咐:“要重视事实的研究”,也要“用朴素的眼光看汉语”,还要“防止不知不觉受到束缚”。
       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贺桂梅教授在开幕辞中回顾了朱德熙先生对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特别是朱先生和吕叔湘先生的交往,以及二老对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的大力支持,高度评价了朱德熙先生的学术思想、爱国思想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开幕式上,朱德熙先生的后人朱襄女士以视频形式发表了深情的怀念文章。

       闭幕式上,北京大学郭锐教授做了大会总结,向与会前辈学者表达了谢意,并赞扬年轻学者继承了语法现象的形式和意义相互验证的研究方法,指出这正是吕叔湘、朱德熙二老所开创的道路。

本次会议共设20场大会报告
大会报告(一)

1 陆俭明、马真(北京大学):《引领与创新——朱德熙先生的为教与为学》
2 马庆株(南开大学):《守正创新,弘扬朱德熙先生的学术思想——纪念恩师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
3 崔永华(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朱德熙先生的汉语语法研究哲学》
4 张爱民(江苏师范大学):《词组本位理论的语法学价值》
5 沈家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动主名谓句——为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而作》
6 陆丙甫(北京语言大学):《层次分析的必要性与改进》
7 郭锐(北京大学):《朱德熙〈华语教材〉的语法系统》
8 袁毓林(北京大学):《朱德熙先生若干语法学概念形成过程的初步追溯》
9 张敏(香港科技大学):《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类型学地位》

大会报告(二)

10 邵敬敏(暨南大学):《反语祈使句“要你V”的特色及其博弈解释》
11 张谊生(上海师范大学):《类型学视野下当代汉语单音节名、动词形化再研究——以“肉、娘、轴、面、瓜”与“挑、搏、撩、搭、雷”为例》
12 王红旗(南开大学):《“有定”“无定”与指称的功能概念的关系》
13 王灿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试谈一种对仗式话题—说明结构》
14 詹卫东(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构式数据资源建设中的形式与意义表征问题》
15 陈小荷(南京师范大学):《1980年代北京口语中的“哈”》
16 方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词独用现象再探》
17 刘美君(香港城市大学):《“一个”名词短语的构式变化及意义浮现》
18 施春宏(北京语言大学):《合成复合词系统的生成机制研究》
19 董秀芳(北京大学):《汉语方式存在句的性质与来源》
20 张伯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复杂句式的扁平化——纪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项开喜、王冬梅、完权、刘探宙、方迪、周晨磊、赵青青等学者也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作了小组发言。
       本次会议因疫情原因,首次采用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会议筹备组为会议的顺利举办付出了辛苦的努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为本次会议专门制作了“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纪念视频,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专门制作了“光阴的故事——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四十年”回顾纪念视频,在会议休息期间循环播放。
       本次会议的论文将编选集入《语法研究和探索(二十一)》,作为《中国语文》丛书之一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第二十二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将于2022年在安徽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