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研讨会

首页 > 学术会议 > 前沿研讨会 >

第七届现代汉语句法语义前沿研讨会

第七届现代汉语句法语义前沿研讨会于2019年11月8日-10日在广州举行。此次会议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和桂诗春语言高等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27位学者出席会议并做了大会报告,100余位师生旁听了本次会议。
 
“现代汉语句法语义前沿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和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五家单位联合发起,旨在推动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语言学界在现代汉语句法和语义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每两年举办一次。首届会议于2007年8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其后在台湾“清华大学”(2009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8月)、香港理工大学(2013年12月)、北京大学(2015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2017年11月)举办。
 
本届会议上,演讲者基于不同的语言事实、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对普通话和一些汉语方言的句法语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热烈的讨论,涉及现代汉语在形态、结构、句法、语义、语用、认知、逻辑、韵律等方方面面的课题。一些经典问题得到了新的审视与解读,例如“把”字句的用法及其背后的句法格局、“的”的分合和语义、“都”“还”等汉语副词的语义解释和使用条件、现代汉语的时体系统、句末语气词、及物性等等。一些句法语义研究中的新问题也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例如叙述中的主观化、空间认知、语言逻辑等等。本届会议的另一特色是对方言句法语义问题投入了更多的关注。

 
与会学者的报告题目如下:
(依报告先后顺序)
 
报告人:周韧(北京大学)
题目:向右无量化:“都”的性质再认识 
 
报告人:赵春利(暨南大学)
题目:经证副词“确实”的句法分布与语义提取
 
报告人:张庆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题目: Definite or Indefinite: Let the Cl-NP Speak
 
报告人: 张伯江(中国社会科学院)
题目:什么时候用把字句 —— 基于文本的 一项考察
 
报告人:徐杰(澳门大学)
题目:汉英截省句的异同以及两种语言焦点形式的类型学差别
 
报告人:王灿龙(中国社会科学院)
题目:事理逻辑与语言逻辑—— 从“历史上的今天”谈起
 
报告人:完权(中国社会科学院)
题目:语用 整体论视域下条件强化句的语义不确定性
 
报告人: 蔡维天(台湾清华大学)
题目:谈语法演变 —— 以汉语及物化为例
 
报告人: 邓思颖(香港中文大学)
题目:上升语调的句法分析——以粤语为例
 
报告人 : 石定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题目:事件状态标记 —— “曾经”、“已经”和“一直”
 
报告人:潘俊楠(香港中文大学)
题目: Deriving Apparent Low Scope of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in Chinese
 
报告人:潘海华(香港中文大学)
题目:汉语真的是宾格言吗 ?
 
报告人:陆烁(中山大学)
题目:再谈“的”的分合及“的”的语义功能
 
报告人:刘探宙(中国社会科学院)
题目:行为评议和动作直示——  从“这一 V” 和“这么一 V”的区别看叙述中两种主观化
 
报告人:刘鸿勇(澳门大学)
题目:英汉“度量短语 N”结构的对比研究
 
报告人:刘辰生(台湾交通大学)
题目: The Possessive Morphosyntactic Strategy for Predicating Gradable Properties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报告人:林华勇(中山大学)
题目:为什么会“啊 [a21]”个不停? —— 廉江粤语句子的边界成分
 
报告人:连金发(台湾清华大学)
题目:荔枝镜记中源自指示词的程度加强状语 : 语意诠释
 
报告人:廖伟闻(台湾“中研院”)
题目: 论汉语的 (非)限定结构与类祈使成分的关系
 
报告人:李宝伦(香港城市大学)
题目: On the Semantics of Cantonese mai6…lo1: A Study of Confirmative and Non-confirmative Evidentials
 
报告人: Paul Law (罗振南 )(香港城市大学)
题目: Tense and Temporal Interpret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报告人: 胡旭辉(北京大学)
题目: When Telicity, Perfect Aspect, and Verbal Quantification Come Together
           --A Study on the Verbal in Yixing Chinese
 
报告人:韩景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题目:汉语处所倒装结构的句法推导
 
报告人:郭锐(北京大学)
题目:“比”字句中的“还”的语义作用
 
报告人:范晓蕾(北京大学)
题目:再论东南方言的助动词“有”
 
报告人:陈忠(澳门大学)
题目:稳定度、可移及指别变量竞争机制与汉英斜对角空间方向认知
 
报告人:陈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题目: What the Chinese Passives and Adverbial Adjuncts Tell Us about the Expression of Agentivity

                                                                                                                                                                   
                                                                                                                                                                                         (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