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现代汉语句法语义小型研讨会”第一次会议2007年8月18日至20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五家单位联合发起,旨在推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语言学界在现代汉语句法和语义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本次会议由香港城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及韩礼德语言研究智能应用中心承办,邀请了海内外从事现代汉语句法和语义研究的二十余著名学者与会,议题包括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的各个方面,均属各领域里的前沿性研究。(张伯江)

会议论文目录:
蔡维天 谈汉语中的内、外轻动词
曹逢甫 汉语句法的双层式分析法:功能与形式的会聚
邓思颖 “的”字句的名物化分析
方 梅 语用关系与去范畴化
顾 阳 Reduplication, Atelicity and Pluractionality
郭 锐 句法层面的论元结构变化
胡建华 Focus Sensitivity in Quantification
黄瓒辉、石定栩 “都”的逻辑语义功能及“都”字句的信息结构
蒋 严 “都”的语义刻画和相关语用因素
李宝伦 Affixal Quantification: A Syntax-semantics Mapping to Cantonese Quantifying Particles
连金发 闽南语微量词构式探索
林若望 中文倚变句的语意分析:兼谈由中文的分析来反向思考英文的分析
刘丹青 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
陆俭明 构式语法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潘海华 再论“都”和“每”的语义解释
沈家煊 “他是去年生的孩子”——一种主观认同句
沈 阳 补语小句和处所义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
石定栩 体词谓语句与词类的划分
卫真道 Meaning as a function of the description; or how the Chinese language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M.A.K.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袁毓林 关于“每”和“都”的语义配合和制约关系
张伯江 弱施事角色的语义推导和句式选择
张 宁 汉语的受事裂化
郑礼珊 Verb Fronting and doubling in Mandar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