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讨论会

首页 > 学术会议 > 语法讨论会 >

第十七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

第十七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于2012 年10 月13 日至16 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和《中国语文》编辑部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商务印书馆协办。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张伯江研究员和上海师范大学张斌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沈家煊研究员发来书面贺词,并提交了论文。沈家煊先生指出,今年是赵元任先生120 周年诞辰,这次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也是对赵先生的纪念,是对他的汉语语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语言学走向世界、走进世界,要做到三点:一是要遵守国际的学术规范,要杜绝不良的学风;二是要有一个共同对话的评价标准,最重要的是严谨和简单这两条,这是科学的标准;三是既要防止只从汉语论汉语的狭隘性,又要克服以印欧语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汉语的名词(短语)及其相关范畴问题和汉语虚词问题。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上,与会的74 位学者分成8 个单元对上述议题进行了研讨。张谊生、沈阳、潘海华、张伯江、吴为善、蔡维天、徐杰、戴耀晶、方梅、郭锐、陆丙甫等11 位先生作了大会报告。


                  
 
        会议论文于会后选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七)》,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沈家煊:如何解决状语问题
张谊生:限定到强调:“副+A”程度式中的主观量差异及其功能体现
张伯江:汉语句法结构的观察角度
熊仲儒:从重动句看准定语的生成
刘探宙:现代汉语同位同指组合序列类型
程璐璐:定中关系“V+N单”组合研究
宗守云:从描述到引述:“好一个X”感叹句试析
任    鹰:“是一个NP”和“是NP”的表义功能再议
洪    琳、王    珏:名词个化的共时范围、类别与认知机制初探
黄健秦:与名词空间量相关的一类双数量比配构式
皇甫素飞:紧缩构式语义生成的整合机制考察
完    权:从“复合词连续统”看“的”的隐现
乐    耀:论体貌副词“已然”
陈振宇、李于虎:再论“过1”“过2”的关系
下地早智子:时体标记篇章用法的日汉对比
李宗江:呼语的形式和话语功能
刁晏斌:两岸四地的“把”字句及其使用情况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