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者”“而”新解



作    者:吴怀成  完权  许立群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

      本书为语言学家沈家煊先生主编“语言学热点问题研究系列”丛书第二辑之一种。古汉语虚词“之”“者”和“而”的以往解释之所以存在很多争议,是因为过去常用印欧语的眼光来研究汉语。本书研究着眼汉语事实,认为汉语研究应以零句为根本,以名词为中心。据此,本书认为“之”是一个“自指标记”,主谓结构加上“之”字起提高指别度的作用;“者”是“提顿复指词”,自指的“者”包含转指的“者”;“而”是一个“兼具强调和连接作用的复指代词”。通过对这三个虚词研究案例的梳理,证明古汉语虚词研究必须摆脱印欧语眼光,立足汉语语法自身的特点,总结汉语语法自身规律,这样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吴怀成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在《中国语文》《语言科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完权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学研究室,研究员。研究领域涵盖现代汉语共同语言、现代汉语方言、古代汉语等。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许立群

博士,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讲师。研究对象主要为句子及句子层面以上的语法现象,在《当代语言学》等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3篇。出版专著《从“单复句”到“流水句”》。

 

目 录

总序/沈家煊

 

1 绪论 1

1.1 研究概况 1

1.2 存在的问题 8

1.3 目的和意义 14

 

2 虚词 “之” 16

2.1 “之” 字以往研究 16

2.2 “之” 字研究评述 23

2.3 “之” 字新解 33

2.4 本章小结 58

 

3 虚词 “者” 61

3.1 “者” 字以往研究 61

3.2 “者” 字研究评述 67

3.3 “者” 字新解 98

3.4 本章小结 109

 

4 虚词 “而” 112

4.1 “而” 字以往研究 112

4.2 “而” 字研究评述 119

4.3 “而” 字新解 129

4.4 本章小结 147

 

5 结语 149

5.1 如何摆脱印欧语眼光 149

5.2 “指” 为根本 154

 

参考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