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动态

完权、乐耀参加第二届“主观化理论与语法研究

2016年8月12日至15日,第二届“主观化理论与语法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渤海大学举行。
        完权小组发言题目是《(交互)主观性表达的语法位置》。文章使用现代汉语材料,质疑了根据某些印欧语提出的(交互)主观性表达的位置不对称假说。认为汉语(交互)主观性的表达跟句子语法位置的关系不在左右,也不在内外,而在于标记性,并提出一个有待进一步验证的假说。
        乐耀小组发言题目是《评注性副词“倒是”的用法分层及其在会话中的表现》。文章基于对评注性副词“倒是”的释义考察,文章认为对该词意义理解的过程涉及三个不同层次:对比、认识和语气。对比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而语气是对比和认识后产生的结果。在真实的言谈交际中,“倒是”意义的理解过程在对比项所处的话轮位置、预期的特点和使用的话语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会话表现。这些表现说明了“倒是”用法的主观性和互动性本质。文章强调,要从语义理解的、在线生成的、动态互动过程的角度来研究评注性副词。